1)根據試驗需要將恒溫槽溫度調理至25±0.05℃或30±0.05℃。
2)制造聚合物溶液
用粘度法測聚合物分子量,選擇高分子-溶劑系統時,常數K、α值必須是已知的而且所用溶劑應該具有穩定、易得、易于純化、揮發性小、毒性小等特點。為控制測定過程中hr在1.2~2.0之間,濃度一般為0.001g/ml~0.01g/ml。于測定前幾天,用100 ml容量瓶把待測聚合物試樣溶解于溶劑中配成已知濃度的溶液。
精確稱取100-500mg待測聚合物放入100ml清潔干燥的容量瓶中,倒入約80ml甲苯(本例以甲苯為溶劑),使之溶解,待聚合物徹底溶解之后,放入已調理好的恒溫槽中,容量瓶也放入恒溫槽中。再加溶劑至刻度,取出搖勻,用3號玻璃砂芯漏斗過濾到另一100ml容量瓶中,放入恒溫槽恒溫待用,容量瓶及玻璃砂芯漏斗,用后立即洗刷。玻璃砂芯漏斗要用含30%硝酸鈉的硫酸溶液洗刷,再用蒸餾水抽濾,烘干待用。
3)洗刷粘度計
粘度計和待測液體是否清潔,是決議試驗成功的重點之一。因為毛細管粘度計中毛細管的內徑一般很小,簡單被溶液中的灰塵和雜質所阻塞,一旦毛細管被阻塞,則溶液流經刻線a和b所需時間無法重復和精確測量,導致試驗失敗。若是新的粘度計,先用洗液浸泡,再用自來水洗三次,蒸餾水洗三次,烘干待用。對已用過的粘度計,則先用甲苯灌入粘度計中浸洗除去留在粘度計中的聚合物,尤其是毛細管部分要重復用溶劑清洗,洗畢,將甲苯溶液倒入收回瓶中,再用洗液、自來水、蒸餾水洗刷粘度計,*后烘干。
4)測定溶劑的流出時間
烏氏粘度儀是氣承懸柱式可稀釋的粘度計,把預先經嚴厲洗凈,檢查過的潔凈粘度計垂直夾持于恒溫槽中,使水面徹底浸沒小球M1。用移液管吸10ml甲苯,從A管注入E球中。于25℃恒溫槽中恒溫3分鐘,然后進行流出時間t0的測定。用手捏住C管管口,使之不通氣,在B管用洗耳球將溶劑從E球經毛細管、M2球吸入M1球,然后先松開洗耳球后,再松開C管,讓C管通大氣。此刻液體即開端流回E球。此刻操作者要集中精力,用眼睛水平地凝視正在下降的液面,并用秒表精確地測出液面流經a線與b線之間所需的時間,并記載。重復上述操作三次,每次測定相差不大于0.2 s。取三次的平均值為t0,即為溶劑的流出時間。但有時相鄰兩次之差雖不超越0.2 s,而連續所得的數據是遞加或遞減(表明溶液系統未達到平衡狀態),這時應以為所得的數據不可靠的,可能是溫度不穩定,或濃度不均勻,應持續測定。
5)溶液流出時間的測定
?。╝)測定t0后,將粘度計中的甲苯倒入收回瓶,并將粘度計烘干,用潔凈的移液管汲取已恒溫好的被測溶液8ml,移入粘度計(注意盡量不要將溶液沾在管壁上),恒溫3分鐘,按前面的過程,測定溶液(濃度c1)的流出時間t1。
?。╞)用移液管參加4ml預先恒溫好的甲苯,對上述溶液進行稀釋,稀釋后的溶液濃度(c2)即為開始濃度c1的2/3。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測定濃度為c2的溶液的流出時間t2。與此相同,依次參加甲苯4ml、4ml、4ml,使溶液濃度成為開始濃度的1/2、2/5、1/3,分別測定其流出時間并記載下來。注意每次參加純試劑后,一定要混合均勻,每次稀釋后都要將稀釋液抽洗粘度計的E球、毛細管、M2球和M1球,使粘度計內遍地溶液的濃度相等,且要比及恒溫后再測定。
6)粘度計洗刷
測量完畢后,取出粘度計,將溶液倒入收回瓶,用純溶劑重復清洗幾回,烘干,并用熱洗液裝滿,浸泡數小時后倒去洗液,再用自來水,蒸餾水沖洗,烘干備用。
上一條: 烏氏粘度儀在使用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
下一條: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該如何選擇?
相關新聞
- 烏氏粘度計與布氏粘度計的不同之處
- 烏氏粘度儀的相關知識及其原理
- 淺述烏氏粘度儀有哪些技術優勢
- 分享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的使用小技巧
- 烏氏粘度儀的安裝需要注意哪些
-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的結構及其安裝方法
- 如何提高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工作效率
- 淺述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的操作注意事項
- 不得不了解的粘度儀相關知識
- 烏氏粘度儀的正確操作流程解析
- 烏氏粘度儀在使用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
-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的組成結構解析
- 關于全自動粘度儀不得不了解的知識
-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有哪些使用條件
- 粘度計的測量結果能可靠準確嗎
- 粘度計的廣泛使用有哪些
- 粘度計的測量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
-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的應用范圍主要有哪些
- 粘度計的測量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更準確
- 自動運動粘度測試儀受哪些因素的影響